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加强政治支持、贷款信贷审批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好家园”,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力。北京明确,必要时可设置封闭式或开放式阳台,部分区域可不计入容积率。山西省需要强力有效促进现房销售,“同时办理房证”。江苏省正在推广各种绿色方式,比如屋顶花园、空中花园……今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与“好住宅”相关的新政策、新标准,建设“好住宅”的实践正在全国开展y、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好住房”应该是环保、低碳、智能、安全,以适应时代变化,让人们安全健康地生活。从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好住房”,到5月1日国家标准《住房工程规范》正式实施,再到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显然,建设“好住房”,安全舒适、环保智能,不仅传递着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重要着力点这个政策不仅决定了今年的房地产政策。为未来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满足建设“好家园”的要求,各地纷纷出台“好家园”建设技术标准,推动住房建设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安全、舒适、绿色、智能”是“好住宅”的共同条件。例如,山东省明确了建设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实行了“房屋先验后验收”制度,建立了建筑材料质量追溯体系。湖北省在老房子改造“好房子”过程中,安装了扶手、助行器、防滑垫等。他提出,可以引入老年友好元素,通过安装设备,提高老年人的舒适度。诸如浴室之类的房间。河北推动台北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建筑一体化发展,建筑采暖、制冷、热水、做饭等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上海,智能系统的设计和住宅建筑设备的选型必须满足智能家居应用的需求。除共同要求外,不同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好住房”标准,既是地方性的,又满足市场的实际条件和需求。例如,沉阳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加强了房屋的节能、保温、抗寒等性能。厦门市根据多雨、易涝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防洪设计要求。贵阳市充分考虑山区地形、气候、水文等当地特点并制定了防凝露措施等一系列特殊技术措施。 “从实践角度看,地方标准从当地实际需求出发,精准解决当地居民问题,更加细化、更加切合当地实际。”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在政治引领下,部分地区“好房子”建设持续推进。关于新“好房子”,安徽省正在合肥市等地区推广“好房子”样板工程,按照安全耐用、功能适用、健康舒适、灵活环保、低碳排放等要求,建设细分型保障性住房。在探索老房子变“好房子”方面,北京开展“原拆原建”改造正在实施危房改造等华碧厂第八期建设项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我们还重点优化房地产服务,对标准化社区建设示范项目进行奖励补贴,通过模范带头示范,推动住宅社区房地产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规范化。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大政治支持力度,通过在信贷融资、住房储备、税收优惠和许可证等方面提供支持,支持“好家园”建设。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计“好住房”将从优质、高价住房转向普通、经济适用房,老旧小区更新换代将刺激新增住房交易和住房置换需求。他表示:“推进‘好住房’建设,不仅是居民从‘好住房’向‘宜居’过渡到‘宜居住房’的重要举措,也是如何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的重要政策。”曹晶晶表示,各地将加快提高“好住房”建设标准,增加优质住房供给,刺激住房需求释放。 (记者石里奈)
(编辑: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