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梁庆南 10月24日至26日,中国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年度创新大会(2025)暨首届国际ESG展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首次增设国际ESG展会,共有70家企业和机构参加。年会国际化水平显着提升。本届展会共有18家境外企业和9家国际组织参展,境外展商比例达到37%,充分展现了中国ESG在全球的影响力。在会议主论坛上,众多嘉宾就ESG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探讨了ESG创新实践。王杰明 斯坦迪议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表示,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十五五”规划新要求,我国企业应立足自身优势,重点推进强化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中国特色ESG标准体系、培育企业文化三大路径,推动ESG建设。 ESG,推动低碳化。以高质量的ESG实践推动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市场数据也支持ESG发展的加速。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9月,A股公司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达到46.83%,较2023年提升4.96个百分点。会议期间,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起草的团体标准《企业供应链ESG管理要求》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会、责任云研究院正式挂牌。中国社科院教授、责任云研究院院长钟洪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不少企业简单地将供应链中的ESG标准等同于供应商管理,忽视了内部管理体系的支撑,导致内外部脱节,资源协调困难。该标准首次明确了供应链ESG管理与企业自身ESG管理的关系,建立了“内部管理+外部供应商管理”的双元体系。它已经完成了。展会的亮点在于龙头企业的实践成果。京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副总裁曾晨表示,京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持续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环境合作,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特色的供应链之路。 2013年,京东推出电子商务领域首个电子发票。 2017年,京东启动清流计划,携手众多品牌及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打破减碳孤岛,推动整个供应链体系协同绿色发展。京东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4年京东平台将产生约1亿个减碳订单,其中减碳订单为6390克,相当于10瓦LED灯照明1425小时。基于京东自主研发的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平台“京碳汇SCEMP”,消费者可以实时查看每笔订单的碳足迹“身份证”。它将帮助您了解自己的绿色消费行为所带来的碳减排效果,帮助您在自己的国家构建碳普惠体系。华润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部潘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为了打造更加环保的供应链,我们公司在ESG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全国7个仓库都获得了绿色认证,我们的物流车辆也获得了认证。全面升级,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车辆。我们也在给车辆加油, 践行低碳物流。”中国润源啤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启动‘国家小麦振兴’战略,就是为了实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和‘增强供应链韧性’的双重社会价值。”为此,我们有打造“企业+科研+基地”+农业合作模式:上游与全国大麦、旱田合作。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的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大中型种植基地推进标准化种植、精准农业和农地管理手段现代化。 used forapply fertilizers precisely to stabilize yields and quality while protecting ecosystems, ultimately ensuring farmers’ income and supply chain stability. “越来越多的连锁业主正在主动构建ESG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资源共享,帮助中小企业克服绿色转型的瓶颈。”彭华刚 中国企业发展和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有资产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国务院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ESG理念的全面落地,全链条系统化治理的需求日益凸显。针对数据碎片化、智能化不足等挑战,大会推出了“中国ESG大模型(鲸牛ESG)2.0”。该模型系统地过渡了“数据库完善”和“智能化功能升级”两个方面,为企业ESG治理提供了完整的流程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企业ESG治理进入了“人工智能+”深度提升的新阶段。巨鲸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云智能总裁杨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中国ESG大模型2.0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极大拓展了产业链的覆盖面和数据挖掘的深度。5,000 家公司。同时,该模型完全符合国际ESG标准,可以生成全球认可的ESG评估报告。2,这一切都由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隐私安全体系提供可靠保障。业内专家认为,凭借政策指引、标准和技术创新,中国的ESG实践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融入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