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瞬间会成为“一个人的记录”?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宋雨馨是一名研究生。我每周都会在朋友圈发布三件事:一篇美食日志、一篇每周博客文章(图片博客)以及一篇关于我外出游玩时的 9 个精选方块的文章。有时候,回忆起往事,宋雨馨都觉得有些尴尬。 “我当时觉得这真的很有趣,很高兴能在朋友圈分享,但后来我觉得不值得分享,其他人可能不感兴趣。”你常常希望你的朋友圈能够“重新编辑”,“悄悄地修改一下文字或者替换掉一张不满意的照片”。不过,微信公关总监“粥”在近期的播客中表示,朋友圈不太可能推出ua二次编辑功能。 “瞬间记录了一个人的历史,一个人的一生是没有办法回去回顾的,所以人们很难伪造它。”继承人‘年表’。”朋友圈中那些深思熟虑的台词和反复挑选的照片对现代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编撰自己的个人历史?在这份“年表”中,宋雨馨很喜欢用心去装饰“人物”。他记得一年级时去森林公园看桃花。“人很多,花开的不多,天气很冷。”实际体验不太理想,她和朋友们步行前往在寒风中熬了四个小时,反复调整相机位置,最终从近400张底片中选出了9张,形成了一条写着“只有春天”的朋友圈。 显然,我对当天的行程相当失望,但后来回顾时,宋宥信感到很高兴:“这可能是第一个捕捉到春天心情的东西。”一次又一次地获得并从中汲取力量。过去夸大的美好瞬间给他带来了未来的安慰。 “请告诉我,我的生活其实很好。”今年四年级的王猛也有同样的感觉。 “以前大家都嘲笑‘精装’朋友圈,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批评。”在王蒙看来,认真记录朋友圈、拍照、选照片、写文字、精心编辑,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记忆,一种为日常生活增添诗意的努力。看着朋友圈,王猛感觉自己又重温了一次大学生活。当他开始上学的时候,他带着大量的快件,慌乱地拍了很多照片。 10月份的体检中,他假装抱怨,实则炫耀自己的800米成绩。 11月,她和室友跑下楼去拍银杏树。附带的信息是:“闻起来很糟糕12月不好,在图书馆发帖:“我想吃妈妈给我包的饺子。”快乐或悲伤的朋友小圈子,就像泛黄的胶片框架,交织着她最真实的大学生活轨迹。当我看到这个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坚强。四年前,王猛独自一人在1000公里之外上学,时常感到焦虑。那一刻的困惑是真实的。是的,呆在那里,让你知道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张家爵,28岁,在海口工作。在他眼里,朋友圈真正的观众其实是未来的自己,记录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未来回想起来,你很快就能回忆起记忆。“我看到,那时的我就是生活在那种状态里”,他在社交媒体上感叹道,“朋友圈,就是我自己的简单记录。”那些好吃的饭菜,那些美丽的风景,还有朋友们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的人都被一一“拯救”在朋友圈里,而她回来的那一刻透过照片和短信,张嘉爵回忆起了和朋友们拍大学毕业照的那个下午。她似乎站得笔直。 “朋友圈里记录的瞬间,已经成为永恒。”在张家爵看来,它们都是“人间行走的痕迹”。以后希望能发更多关于朋友圈的内容。当照片和文字联系起来时,无论是年轻的、公开的还是令人尴尬的,都会成为不可撤销的“个人编年史”。宋雨信最终接受了这个不完整的“年表”。在他看来,朋友圈已如过去,尴尬和缺点曾经是他们现实的一部分。 ”宋雨馨表示,朋友圈之所以能够记录最真实的生活痕迹,封存某个瞬间的欢笑与泪水,是因为它无法‘重新编辑’,不需要完美,不需要从头开始。(出于受访者的意愿,宋雨星、王蒙均化名)文)实习生奚新元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余斌跃 来源:中青报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