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寇嘉丽 11月22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武汉开幕。作为推动我国互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大会以“全互联网、智能浏览”为主题,聚焦前沿技术融合和产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特色活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与工业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弹性和安全水平。它与助力推动我国新兴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相关扶持政策将继续落实。 “5G+工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通过人、机器、物、系统等的全面互联,通过5G技术,构建覆盖全产业链、价值链的新型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整个行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新途径,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质增效和绿色安全发展。近年来,我国已附高度重视“5G+工业互联网”发展问题,相关促进政策不断落地。国家层面,201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局公布了512工程“5G+工业互联网”推进计划。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512工程“制造工艺改进实施方案”,打造5G+工业互联网》,2025年10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公布了“5G+工业互联网”建设工程512工程《制造工艺改进实施方案二》《实施方案(2025-2028年)》推动落实 地方层面,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1月公布的《江苏制造业形成和深化网络互联(2025-2027年)》提出,支持“5G+工业互联网”建设。据工信部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培育“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连接设备超过1亿台,接入各大平台。400万家企业,工业互联网全面覆盖41个工业大类,截至9月底,5G基站总数达到470.5万站,比上年末净增45.5万站,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6%。5G+工业互联网这一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举措,不仅仅是技术的结合,更是缺一不可。北京发展和改革研究会的谢雪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5G是赋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特性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网络连接能力。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为5G提供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充分展现5G在实体经济中的真正价值。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本质是利用数据推动生产要素、产业链、价值链更加紧密合作,为产业转型和现代化提供充足动力,加快培育新生产力。受访专家普遍认为“5G+工业互联网”是常态创造新的生产模式和服务业态,符合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展得恰逢其时。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小龙认为,“5G+工业互联网”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一是升级基础设施,试点工业 5G 独立专用网络。其次,我们利用艺术智能技术官方来创建和优化行业的大型模型。三是继续深化工业互联网与主要产业链融合,制定行业融合应用指南,加快5G工厂建设,加强6G与工业融合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