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公布2025年综合竞争力百佳化工园区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李芳)化工园区是化工产业发展的主前沿、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产业转型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2025年8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总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化工园区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继续扎实开展化工园区标准化建设和认证管理,开展化工园区评价改革,推动化工园区从标准化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10月9日,赛迪顾问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25年化工园区质量发展调查》,为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及2025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评价结果。据赛迪顾问统计,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公布了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评价结果。 工业化工园区认证名单,共有745家化工园区获得认证。其中,山东省以84个居首位,其次是浙江、河南、湖北、安徽等省。贵州、重庆、上海、天津、青海、海南等省份化工园区数量不足10个。主要省份正在通过规模集聚打造产业生态,实现高水平、生态化转型。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依靠资源和政策来承接产业现代化,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化工园区认证区域分布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东部地区获证化工园区数量最多,达260个,占34.9%。其次是西部地区化工园区213个,中部地区化工园区198个,分别占比28.6%和26.6%。东北地区只有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因此获证化工园区数量最少:68个,占9.9%。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在经济、交通、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化工园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类化工园区数量不断增加。已被证实。化工园区标准化发展成果初显。 2024年6月至今,化工园区认定工作不断深入,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河南省拥有9个新型化工园区位居全国首位,新疆、四川和山西(地区)紧随其后,各有8个新型化工园区。广东省、上海市、辽宁省等省份基于地方捐款推出科学有序设计,省内山东公司暂停了某化工园区的认证。这种“分步优化”与“存量重组”并行的动态调整格局,深刻体现了各地区准确落实国家化工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园区建设质量和安全环保水平的坚定决心。标准。从赛迪顾问公布的2025年化工园区百强来看,东部地区占比有所提升,如蒙、蒙、辽位居各地区之首。从百强园区的区域分布来看,与2024年相比,东部地区在百强中的份额进一步增加,主要得益于广东和上海新认证的园区。化工园区。东、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55家、21家、16家和8家。其中,山东省是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省份,有16家。内蒙古自治区是西部地区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有4家企业。湖北省是中部地区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有5家企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有6家企业。石化园区占多数,其次是精细化工园区。从百强园区的产业分布来看,石化园区以50个园区占据榜首,其次是精细化工园区,有40个园区,煤化工园区数量最少,有10个园区。从各地区园区类型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石化和精细化工各占50%左右。中部地区精细化工园区占比超过40%,大致追随东部地区发展步伐。西部和东北地区以石化、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为主,最终发展压力加大。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5年8月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